2024继续教育 加入小组

101个成员 94个话题 创建时间:2024-07-08

2024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发表于07-23 51次查看

     本次培训的课程非常有意义,让我在充实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每一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对艺术修养与创作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传统的手工艺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它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当今科技不断发展,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我们更是不能丢弃好的传统手工艺。陶瓷,中国结,景泰蓝,木雕,剪纸,刺绣,竹编,以及我们的玉雕,“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其实玉雕创作的基本理念依旧是沿袭先辈的制作方式,因为玉石作为媒介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是丰厚且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我理解的玉雕就是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却又不可脱离传统。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件好的玉雕作品一定要做到形神兼备,避免内部和外部脱节。在创作中,盲目的模仿是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想法,但是我们要做到灵活应变和融汇贯通,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丰富的过程,也就是古人说的“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在创新设计的领域我们要做到胆大,并随时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在不断努力的探索中找到答案。
      古代玉雕依附于宗教与政治,如今依附于传统与资本。何种题材,何种风格,何种玉石,紧随丰厚的市场,从业者则跟风制作,缺乏原创性的内容。消费结构的日趋年轻化,与整体素质的逐渐提高,立足现实,重新去反思、审视历史,为创作中的个人风格注入独立意识。外化的题材与技法是呈现作品风貌的体现,作品内核所反应的是作者内心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在思想,传统文化符号不能单一的提取运用,需回归于意境意蕴并存的文人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物象元素,是依托于一种深厚的生命体验,如倪瓒的树,马远的水,石涛的奇峰,八大的鸟鱼......无不体现着古代文人着眼寻常事物,把对生命的理解融于笔墨、文玩这些物象符号中。你看到了云山题材的玉雕,大的感受:不是这座山的工艺多复杂,而是几千年历代中国文人面对山水时的那种,有限个体在巍峨群山中的享受。观者越过作品本身审美体验,终在灵魂深处与作品产生碰撞。当代玉雕的从业者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挖传统文化内核,不要为做而做,需要使自己的玉雕作品有自己的“语境”和“调性”。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